查看: 1674|回復: 1

豬隻藍耳病的預防與治療

[複製鏈接]

升級   19%

發表於 2006-12-19 14: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    前言
    豬繁殖及呼吸道綜合症(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又稱藍耳病 ( Blue - eared  Disease ),是由披衣病毒科(Arteriviridae)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病毒(Arterivirus)所引起, 自 1987 年在美國首次發現(Hill, 1990),並且於1990 年 10 月美國家畜保健學會將該病稱為“神秘豬病”( Mystery   Swine  Disease );因為感染豬四肢末端、尾巴、乳頭、陰戶和耳尖發紺都會呈紫藍色也因此於1991年於歐洲被命名為藍耳病(Edwards et al., 1992)。由於該病主要是造成母豬後期流產以及早產胎兒的增加,並且造成公豬的繁殖障礙也因此該病已給台灣的養豬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英國和美國曾對該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了評估,評估的結果是:在英國一個養有 300 頭母豬的豬場,如果感染了該病,平均每頭病豬的直接經濟損失是 178 美元,而在美國則是 50 ~ 250 美元。除此之外,還不能獲得相應的潛在性利潤。

二.    傳染途徑與臨床症狀
   豬繁殖及呼吸道綜合症病毒侵入畜体主要經由呼吸道,消化道甚至生殖器感染,當病毒侵入畜體內之後主要在肺部的巨噬細胞進行複製繁殖,經過數週後病毒擴散並且造成呼吸和繁殖的障礙 (Ostrowski et al., 2002)。通常感染後的豬隻主要會經由唾液,尿液,精液和糞便散播病毒,懷孕母豬甚至會經由乳腺分泌而傳染病毒。藍耳病在母豬方面所造成的繁殖障礙包括流產,死胎,早產,在公豬的臨床症狀則是主要會造成精液質量下降,而在仔豬方面則會因為早產而造成體質虛弱,胎兒木乃伊化,患病仔豬大多在產後 48 小時死亡,斷奶前仔豬的死亡率甚至高達 100%。也因此在分娩舍此病是不得不去注意的疾病。  

三.    病理診斷
   對於此病的病理診斷我們主要是基於受感染的病畜所獲得的外觀及受感染器官所得到的證據。舉例來說,如果母豬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豬大量死亡,而肥育豬沒什麼臨床症狀,同時有證據表明是一種傳染病時,就應當考慮該病的可能性。當然如果能觀察到患豬耳朵、四肢末端、乳頭、陰部、尾巴發紺呈紫藍色,則臨床診斷可成立,但通常發紺只出現於極少部分的豬,僅占豬群的 1 ~ 2%,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只有幾個小時,不容易觀察到。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因病症的不同而做不同的測試,如血清中和試驗(Serum Neutralization)和酵素連結免疫吸附試驗( ELISA ),血清中和試驗主要是測試畜體內對藍耳病抗體免疫性的相關重要性,就目前的研究報告指出,特異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病毒血清中和抗體能對藍耳病毒的感染能出現保護性的免疫反應。

四.    預防與治療
   古語說的好,預防永遠重於治療,就目前的報告來說,現今針對藍耳病還是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首先改善豬場的環境衛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豬場的環境衛生方面主要還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消毒: 豬場盡可能保持乾燥,在消毒藥劑方面盡可能的選擇對豬隻無刺激性的消毒藥水為佳
2.    注意並篩檢選用種豬以及精液來源: 種豬以及精液取得來源儘量來自非疾病爆發地區,並且逕行血清試驗來確保來源未受污染
3.    杜絕感染源: 根據統計報告指出,80%的感染並非是因為豬隻或是精液,而是因為外在的因素(Torremorell et al.2004),也因此,為了確保畜舍不受外來的感染,僅可能禁止外來的人及交通工具進入牧場同時在進入畜舍前,要求每個入場人員更衣消毒,徹底做到隔絕外來的感染
4.    執行統進統出策略: 雖然說以現今的牧場很難做到,不過僅可能量化,例如整欄出清,並且在出清後進行消毒以及空欄五天
5.    注意投藥: 避免二次細菌性感染,畜體在投藥時須遵照駐場獸醫的指示並且進行間歇性投藥
6.    患病隔離: 若是遇到有豬隻有類似感染症狀必須即刻隔離並作檢驗,以免造成傳染

五.    結語
   雖說豬繁殖及呼吸道綜合症是一種危害性大、傳播迅速的高度傳染性疾病,但是只要定期注射疫苗以及注意豬場環境衛生,遇到疑似症狀立即隔離並且檢驗,相信即能有效的降低牧場感染疾病的機會。

總帖子數排名︰46

升級   100%

發表於 2006-12-20 09: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家畜衛生試驗所』網站資料

http://www.nvri.gov.tw/veter-info/01/s22/2-1-8.htm

以下資料摘錄自以上『家畜衛生試驗所』網站,其中疫苗部分已經有進口商品上市所以略有更動。

∼∼∼∼∼∼∼∼∼∼∼∼∼∼∼∼∼∼∼∼∼
病名---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藍耳病 (Blue-eared Disease),豬神秘病 (Swine Mystery Disease)

發生時期---無季節性全年都可能發生。

病原體、病媒種類及環境因素---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病毒(Arterivirus)。其傳播有平行感染與垂直感染兩種。
平行感染主要是接觸感染,帶(排)毒豬是病原傳播者,尤其是未徹底 執行統進統出而隨意移(併)欄者,最易發生感染。另 PRRS 病毒也可通過胎盤而發生垂直感染。

感染動物---所有豬齡的豬都具感受性,豬齡越小感受性越高。

潛伏期---一般約 4-7 天

經過---
小豬:常因細菌等病原混合感染,死亡率約 10% 。
肥育豬:症狀輕微,病程短。
母豬:於懷孕末期感染會發生流產。

預後---本病在衛生管理良好的豬場死亡率低,但耐過豬隻常成帶毒豬。
臨床症狀---
小豬:發熱、食慾不佳、呼吸症狀、腹部及耳發紺;
種公(母)豬:發情不明顯、精液品質下降、懷孕末期感染會發生流產。  

病理學診斷---引起局部 (非對稱性) 或瀰漫性間質性肺炎;所以剖檢時肺臟不塌陷,且較實質化。

血清學診斷---間接免疫螢光測定法 (IIFA)、酵素結合免疫過氧化氫酵素單層細胞測定法 (IPMA)

病原學診斷---病材接種豬肺巨噬細胞、螢光抗體測定法 (FA)、聚合酶鏈反應 (PCR) 、電子顯微鏡檢查。

類症鑑別---豬增生性壞死性肺炎 (PNP) ;PNP 是由 influenza 病毒引起,患豬肺臟有整個呈紅色、肉樣化、變硬等病變,組織病理檢查可看見增殖和壞死症。藍眼病(豬副黏液病毒感染症): 豬副黏液病毒感染;以引起非化膿性腦炎、眼眶發藍及母豬發情延遲、死胎數增加,病原可引起血球凝集,易於診斷。  

免疫計畫---
(包括疫苗注射適期)已有疫苗上市,該疫苗只針對呼吸型的 PRRS; 且強調只能用 於母豬或女豬,禁止使用於懷孕末期母豬。該疫苗之效力並未盡理想有些豬場使用後並未見改善(據文獻報告)。推測係因 PRRS 病毒抗原性變異等因素之故。亦有些豬場未依指示使用該活毒疫苗,而造成更多的損失。故必須非常謹慎。

治療方法、病媒驅除法及其他對策 PRRS 污染豬場之改善措施:
1.摒除自家餵飼免疫法,即不用磨碎的感染仔豬給母豬或女豬。
2.各窩間停止使用交互養育法,代(寄)養會增加病原傳播的機會。
3.分娩舍間禁止豬隻移動。
4.摘除病衰弱豬,不可將其保留飼養,以免成為污染源。
5.保育豬嚴格執行統進統出,不可保留。
6.保育豬中發育不好及健康不佳者,一律淘汰。
7.評估例行抗生素注射計畫,測定何種方式可確實免除散佈 PRRS 病毒並抑制二次感染的細菌。例如減少操作工作人員數,或以飼料添加藥 物的方式代替注射,以減少病原散佈機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